2025年11月12日,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、土地法制研究院承办的海外名师项目“土地权利的哲学反思与法学构建”系列讲座,于科研楼一楼会议室成功举行。活动特邀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唐晓晴教授担任主讲,广外云山(法学)工作室首席专家、法学部主任、土地法制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小君教授,广外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高飞教授,副院长张凇纶教授、于凤瑞教授,以及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和部分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首场讲座由于凤瑞教授主持,她首先介绍了土地法制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及现场参会人员。随后,高飞教授向师生介绍了唐晓晴教授的学术成就,并代表研究院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。
唐晓晴教授围绕“土地权利的哲学反思与法学构建”主题,结合参与起草澳门土地法的实践经验,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:澳门法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、澳门民法典与土地法的联系与差异,以及澳门土地法的体系架构。在交流讨论环节,师生围绕土地续期、都市更新法等议题踊跃提问,与唐晓晴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在第二场讲座中,唐晓晴教授以“财产权正当性论题的反思”为主题进行报告。本单元讲座由于凤瑞教授主持。唐晓晴教授以“荒野”为切入点,探讨财产权的正当性基础,援引多位思想家关于私有制的观点,从法哲学角度对财产权展开理论反思,并指出当代“荒野”已延伸至互联网空间。如何处理社会正义和财产权的关系,是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问题。在讨论环节中,多位硕博研究生积极发言,现场气氛热烈。最后,张凇纶教授作总结发言。
在第三场讲座中,唐晓晴教授以“新时代大湾区法治人才培养构想与战略”为题开讲,本场讲座由高飞教授主持。唐晓晴教授提出,应依托“一国两制”优势,结合多语言特色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:一方面发挥澳门葡语优势,培养精通葡语并熟悉葡语国家法律的专业人才;另一方面强化英语能力,培养能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法治成果的法律人才。自由交流环节,师生围绕澳门大学的法学教育、招生政策及访学交流等话题踊跃提问,唐晓晴教授一一予以回应。
本次海外名师项目系列讲座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。


